第 19 页(1 / 4)

加入书签 本章报错

政治学强烈推荐:

[僭主政体为君主ว政体的变体,而]关于君主政体,我们已在这一论文的前面数章中讲过1。

在古希腊城邦中曾经一度存在的类似君主的所谓民选总裁。这两种僭主君主相互间是有所分别的,但两ä者都可说是半王半僭的制ๆ度——其建制既出于民意,其为政也遵循法治,这合于君主政体,这里,统治者的意志具有最高权威,显示出主奴的情调。但,这里,还有第三种僭主政体,那就是大家习见的真正僭政的典型,也正是绝对君主政体“全权君主”的反面型式3。当单独一人统驭着全邦ะ所有与之同等或比他良好的人民,施ๅ政专以私利为尚,对于人民的公益则毫不顾惜,而且也๣没有任何人或机构可以限制他个ฐ人的权力,这

不切实的;归纳在各部ຖ分交互轮番的体系中ณ,使他也做被统治的人民,同样不一定恰当。整体总是过部分,这样卓绝的人物,他本身恰恰是一个整体,而其它的人们便类于他的部分。惟一可行的办法就是大家服从他的统治,不同他人轮番,让他无限期地执掌治权。

章十八[我们现在可以进而研究怎样才能创建一个良好的政体。

[由审查功过]转到次一问题即选举问题时,人们又可提出同样的原则。辩难者可以说,必须是同业的专家才能举出真正的人才。只有精于几何学的人们才能确切地选定一位测量员,只有老于航海的人们才能选定一位舵师;虽然在某些行业、某些技术中有些业外人士也๣非常擅长识别从业人员技术的精疏ຕ,但总不如业内的专家为熟谙。按照这个原则,辩难者认为ฦ,无论是选举执政或审查行政功过都不适宜于平民,对于群众就不该使他们执掌最高治权。可是,这些辩难的理由是不充分的。我们前面曾经说起过的[集体异人]论点,实际上可以拿来答复这种质询。假如群众不是很卑贱的带有奴性的人们,则就个别ี而言,他的判ศ断能力不及专家,但当他们集合起来,就可能胜过或至少不比专家们有所逊色。又,在某些技术中,创น作者不一定是最好的评判家,当然更不是惟一的评判家。这些技术作品,在没有学

177

hobes,leviathan第21章也๣认为邦国的同一或延续在于宪法政体的是否照旧;倘若政体变更,就不是同一邦国。

,似乎仍为一个ฐ未答复的问题。

xix2。

亚氏认为名位分配应该各如其功能:才高勋重者居上位,才卑功小者居下位。倘使名位平均分配于贤愚之间,才能之士一定心怀愤懑。

政治学77

3伊索格拉底:《致塞伯鲁萨拉密城嗣王尼古克里书》iso9icocນles24,说世人都认为拉栖第蒙和迦太基具有良好的政体。朴吕波:《史记》polybus,historiae卷六43,说克里特9eia

政治学74๒

19:戴胜以希腊语教“异邦鸟”

barbaries——

当然,伦理和政治的彻底分家,还有待于马基雅弗利nicolo

4๒

政治学5๓52

派也可以不反对整个政体而不满意于其中某些部ຖ分,因而要求建立某一行政机构或推翻某一机构,例如在拉栖第蒙斯巴达

,据说吕桑德曾力图废弃君主制,而鲍桑尼阿斯王1้则力图取消监察院制ๆ度。又在爱庇丹ล诺2,政体曾经局部改变;由一个[民主性质的]议事会代替了部族长老的会议。但爱庇丹ล诺迄今[仍然不是民主政体]在公民大会举行会议推选某一行政机构的人员时,规定公民团体中惟有官员们3必须出席会议[其它公民则随便出席];又,那里迄今执政官只设一人[异乎他邦由若干执政组成执政院,合议而后施政的制ๆ度]也是寡头性质的特征。

所有这些内讧,都常常以“不平等”为难的原因——虽然在本来不相等的人们之间,倘若依据比例而作相应的不

1“鲍桑尼阿斯王”

见本卷13๑07a2和卷七13๑b32及注。

吕桑德,斯巴达将军,主张王位不限于赫拉克里族子嗣,应凭才德在各族中公选,参看普鲁塔克,斯巴达:《吕桑德传》30่、《拉根尼嘉言汇录》29e。这里所说“废弃君主制”

,实际上是废弃王位的世袭制ๆ度。

2依《修昔底德》卷一24,爱庇丹诺以国内多内乱著称。维护现政体的党派还比较强盛时,反对党派就只能要求局部ຖ改革。爱庇丹诺本来是由哥季拉城移民所拓殖,哥季拉以杜里三支族为大族,爱庇丹诺可能也以这三大族为盛,其部族长执掌重要权力参看吉耳伯特:《希腊ຘ改制典实》卷二236。

爱庇丹诺,在伊利里亚,为爱奥尼亚海湾上港埠,离海滨二十里,离爱俄斯河三里参看《斯特累波》316๔页

;后来称第拉吉恩dyrhachium

,即今阿尔巴尼亚的都拉索durazo。

3选举ะ后任行政人员时强使前๩任全体出席,公民则听便出席,前任人员可以操纵选举ะ参看卷四章十三12๐97a17๕,寡头主义操纵政权方式。依斯ั达尔译文则爱庇丹ล诺公民大会的议事人员原来就限于公务官员——

273

652๐政治学

等待遇,实际上并不能说这是“不平等”——世袭的君主制所以被视为不平等者只因为ฦ[那些嗣王并无卓异的才德,于是才]在与之相等的众人之间显见他据有王位为不平等。内讧总是由要求“平等”的愿望这一根苗生长起来的。所谓平等有两类1,一类为其数相等,另一类为比值相等。

“数量相等”的意义แ是你所得的相同事物在数目和容量上与他人所得者相等;“比值相等”的意义是根据各人的真价值,按比例分配与之ใ相衡称的事物。

举例来说,3多于2๐者与2多于1者其数相等;但4多于2者与2多于1者,比例相等,两ä者都是2∶1之比,即所过者都为一倍2。现在的人们大家都承认[政治权利的分配]应该按照各人的价值为之分配这个原则是合乎绝对的正义公道的;可是,[在实践的时候,]恰如我们在前面所说,各人的主张又相分歧了:有些人就因自己有某一方面与人平等而要求一切平等;另些人就凭自己้在某一方面有所优胜就要求一切优先。

由于人们各取两种不同的途径,平民和寡头这两个类型的政体就特别流行于世间。门望贵胄和才德在各邦都属少数,但群众和财富却遍地都有。没有一个城市可能找到一百个贵胄或富于才德的人,如果说要找一百个富于财物的人则ท许多城市中尽可足数。然而一个按照寡头主义或平民主ว义

1参看柏拉图《法律篇》7๕87B;又伊索格拉底:《元老院辩》第21节。

2这里的说明只及于数学比例而止,所说“比值”可按数比来引伸:如以“才德”为例,倘甲的才德大于乙两倍,甲â就应该比乙获得两倍大的政治权利——

274

政治学752

以财富或人数为凭

,在任何方面要求一律地按绝对平等观念构成的政治体制ๆ,实际上不是良好的政体。

史实已经证明:这些政体都不能持久。

因果相循,凡初因有错误的后果必恶;[两者起先都不该专执自己的观念,]正当的途径应该是分别在某些方面以数量平等,而另些方แ面则以比值平等为原则1。

可是,这里还得承认,两者相衡,平民政体较少生内讧,比寡头政体较为安全。就内讧而言,寡头政体中ณ,两个部分都可以难:寡头党派和平民党派间可以因故相斗,寡头党派内部也可以自相倾轧。平民政体就只有平民派和寡头派之ใ间的斗争,平民派内部不致吵闹,至少是没有值得记载的吵闹。

同寡头政体相比,平民政体还有一个优点,就是它比较接近共和政体,而共和政体,以中产阶级为基础,是我们这里所涉及的各政体中最为稳定的类型。

章二为了要研究引起内讧以致动政变的种种情形,我们应当先考察它们一般的原因。这可以分为三项;我们对于每一项当分别作简略๓的叙述并一一加以讨论:1怎样的情绪起骚动;2难的人们抱着什么目的;3事变和政争常常由于什么เ机会而爆。

引起人们要求变革的情绪的主要原因和一般原因,已在前面说过。有些人看到和他们相等的他人占着便宜,心中就

1政治权利的分配应以比值平等为依据,其旨出于柏拉图:《法律篇》757e——

2๐75

852政治学

充满了不平情绪,企图同样达到平等的境界。另一些人的确有所优越,看到เ那些不能和自己相比拟的人们却所得相等,甚至反而更多,也๣就心中激起了不平情绪,企图达到优越不平等的境界。——这些情绪也๣许都有道理,也许都不应该——于是,较低的人们为ฦ了求得平等而成为革命家,同等的人们为了取得优越不平等也๣成为ฦ革命家。

引致骚动的情绪就是这样。至于难的人们,其目的无非在私利和荣誉,也可以相对地由于害怕受到损害和耻辱;有些人闹事的本意只在避免某种惩罚或耻辱,或者由于自己或朋友遭受了这些不幸,他们竟然鼓煽大众动了一次政变。

滋生不满情绪的源泉和促使离异分子起而角逐上述的目的、因此引起内讧的机会,[就常理而言,]可列举七端,倘从另一方面看来[并就偶然的事例而言],其数还会更多1。

各种变乱的两种动机和上述的两个目的[即私利和荣誉]相同,

1《纽曼校注本》卷四文义注释2๐75—280、295—296๔页,分析以下所举ะ内讧或革命动机十一端,分属三类。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政治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