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一人得道,"鸡犬"未升天(1)(1 / 1)

加入书签 本章报错

政道:仇和十年强烈推荐:

1996年12月8日,仇和赴任沭阳。

仇和却以"虽万千人吾往矣"的勇气,接受了组织上的安排。

苏北是革命老区,无论在抗日战争时期、解放战争时期,还是社会主义建设时期,老区群众都是铁心跟着共产党走的。"大炼钢๐铁"时,苏北人饿死也不要饭,怕给共产党丢脸。在"割资本主义尾巴"时期也不例外,党指向哪里苏北人就奔向哪里。

穷人的孩子早当家。18岁初中毕业后,仇和先后当过生产队计工员、副队长、队长、村团支书,直至革委会副主任。文学是那ว个时代的热血青年的共同爱好,神秘且神圣。但现实告诫仇和,文笔好是一回事,总得挣工分养家糊口。

他只能将文学梦埋藏在心底,而以当通讯员给报社投稿的方式聊以弥补梦想不能实现的缺憾。当时的仇和不曾料到,这为未来从政的他练就了一张嘴就口若悬河、演讲中信手拈来便是三句甚至五句以上的排比、让听者热血沸腾的功力,并打下了煮ุ文烹字的基础。

由于写稿很多,屡投屡中,青年仇和被盐城市党委机关报《盐阜大众报》评为优秀通讯员。1977๕年,国家恢复了高考制度。高考前๩夕,盐阜大众报社要搞为ฦ期40天的通讯员培训,仇和在被邀请之ใ列。

究竟是选择参加高考,还是选择参加培训?仇和很犹豫。对于一个蛰伏在乡间的文学青年来说,报社培训无຀疑是个诱人的机会。"如果当时真的去了,也๣就没有今天的我了。"200่6年的阳春三月,刚刚被选为江苏省副省长尚未履新的仇和说,当时,他对高考还抱着一种怀疑ທ的态度,以为像过去一样,主要是推荐。加之当年村支书๰的妹妹也参加高考,他以为自己读大学的机会并不大——不是因为ฦ成绩,而是因为推荐的话,优势就不在家徒四壁的寒门子弟身上了。所以初ม考时,仇和压根儿就没有好好复习。好在语文、数学、美术成绩都很好,20天后,仇和接到通知去体检,准备参加统考。

仇和是幸运的。"考得一般。因为是恢复高考的第一年,据说当时管理很乱,档案都堆放在仓库里,高校拿着筐去挑,挑着谁就算谁。"仇和说,"ิ我报的是徐州师๲范学院,却被南京农学院现在的南京农业大学挑中ณ了。"

命运在阴错阳差中改变。20่世纪70年代末,无论是对于国家还是对于仇和,都是段值得庆幸的好时光。1977年,仇和成了恢复高考后的第一届大学生。又因为积极上进、勤劳肯干,就在上大学之前๩的1个月,他平生的第一次政治追求有了结果:成了一名令同龄人羡慕不已๐的中国共产党党员。

大学时代是仇和一生中难忘的时光,他当上了学生会主席,还是一名校运动健将,获得过江苏省大学生运动会长跑第4๒名。学生会主席的经历不仅让他懵懂地知晓,该如何跟周围的人打交道,而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毕业后的去向和所从事的工作。运动员的历史则给了他一副健壮的体魄和良好的运动习惯,从那时起,他每天坚持晨跑。

明白了这一背景,就不难理解,为什么后来在主政沭阳县和宿迁市期间,仇和常带领几百号人搞"ิ拉练式"的现场观摩,很多官员脚板磨出了血泡、走掉了鞋跟,而他起早摸黑四五天下来,依然大步流星,一阵风似的走在前头,将队伍抛在身后。

1982年大学毕业,因家里穷,为照顾ุ家庭,仇和原本想回家乡滨海县的大有劳改农场工ื作。学校考虑到他一直担任学生干部,没让他回老家,将他分配到江苏省农业科学院植保研究所工ื作。还是因为他当过学生干部,植保研究所没让这个新人从事专业科研工作,而是将他分配到人事处工ื作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政道:仇和十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