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代后期粮食生产(转)(1 / 3)

加入书签 本章报错

大明天工强烈推荐:

在"非君"思潮中,民歌、民谣本是一支生力军,民间的异端言行,是对封建秩序的抵制和消解,启蒙思潮正是从这解构的裂ฐ隙中蓬勃滋长。

晚明思潮起伏跌宕,汹涌澎湃,诸如放纵声色,追利逐欲,回归童心等异端思想,都在不同程度上越出传统礼ึ法的藩篱,然而这并非是中国早期启蒙的主要特征。在西方แ中世纪神权压倒一切,人文启蒙主要是反抗神权,以解放情感人欲,伸张人的权利ำ,具有明显的反封建的作用。在中国,封建伦理的最高权威แ是君主及其意识形态,不动摇这高压在民众精神๰上的盘石就不足以构成启蒙思想的主潮。作为异端之论在中ณ国思想史上不绝于缕,在义แ和利、理和欲、情与法之争中,有关利ำ、欲、情的论辩都不失有助长个性之义,在实践中又常常汇入纵情声色的欲流。每当王朝末世,政治,礼制失控,就会出现僭礼败度的景象,也不乏有愤世忌俗和离经叛道之论。但是有价值的命题并不一定都有启蒙的意义,凡是启蒙的必定具有民众性和社会性。晚明思想启蒙与西方人文启蒙不同,主ว要是政治伦理的启蒙,表现在政治思想上对伦理信仰的最高原则----忠君信条----的怀疑、动摇和抨击,而且下延到广大民众,蔚๴为社会性的思潮。

摘要:农业是国民经济的基础,粮食生产则是基础的基础。明后期,劳动力的增殖,田地的垦辟,农业集约化的增强,农业基本生产要素投入的加大,粮食新品种的引进,粮食作物结构和耕作制ๆ度的变革,使粮食总产量和单位面积产量空前提高。粮食生产能力的提高为商品性农业、手工业、商业的发展和工商业市镇的兴起提供了前๩提,并由此引起经济结构和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变化。

关键词:时代后期/粮食生产/人口/耕地/产量

一、人口和耕地

1้、人口突破一亿

由于复杂的原因,时至今日,学者们对明代人口数量仍众说纷纭。据明代官书记载,明初人口峰值为6000余万;经历180多年之后,至明后期万历初年,人口峰值仍为6000余万1。对于这样的数据,无຀论是当时还是现在,都有许多学者提出异议,认为它低于实际人口数量;明后期人口应该高于明前期。

官方统计的在籍人口,是否包括妇女、老年男子、未成丁16岁以下男ç子、军卫人口、匠户、灶户等,以及是否有脱漏隐匿,学者们有不同见解,因此推算出的明初人口最高值也不尽相同。大体有以下几种主ว要观点:1亿以上;700่0万以上;6๔690่万以上;650่0万以上;650่0万—80่0่0万之间。我们虽然还难以断定确切的数值,但明初人口最高值在7๕000万左ุ右是可信的。它已分别超过北宋和元代的人口最高额,而与南宋与金的合计最高额相当2๐。

在经过将近两个ฐ世纪的休养生息之后,万历六年1578๖年的人口总量仍停留在洪武二十六年13๑93年的水平,这显然是不可能的。当时的人们就指出,“何生息久ื而反凋零”,“有司之造册与户科、户部之ใ稽查,皆仅儿戏耳!”3为了求得明后期的人口峰值,当代学者一般皆以明初ม人口数据为基数,选取有价值的参照ั系,推算出人口年平均增长率,进而推算出明后期的最高人口总量。学者们大都认为,明后期的人口巅峰出现在万历中期,即16๔世纪末、17๕世纪初,但由于选取的基数和相比数据不一,因此推算出的人口总量也不相同,大体有以下几种主要观点:2๐.3亿~2.9亿;2亿;1.97亿~2๐亿;1.9๗亿;1.5๓亿;1.2๐亿~1.3亿4。即使以1.4๒亿而论,那么从明初14世纪末、15世纪初至明后期16๔世纪末、1้7世纪初ม,人口总量也翻了一番,中ณ国人口已๐经突破一亿大关,达到历史最高值。

在全国1้5个省直行政区中ณ,江南南直隶、浙江、江西的人口密度最高,在全国人口中所占比重最大。据洪武二十六年的统计资料é,这3个省的人口约占全国人口的49.92%。而其土地面积只占全国总面积的14.2๐5%。明初全国平均人口密度为ฦ19人,而浙江为11้4๒人,江西为ฦ58人,南直隶为ฦ48人5。

长江以北地区,自东汉末年、特别ี是中唐以后,直至元末,战乱不息,致使户口下降,耕地荒芜,社会经济转而落后于南方。明朝开国以后,通过移民、额外垦荒永不起科、迁都,修通南北大运河等对北方แ的开发和优惠政策,北直隶、河南、山东、山西、陕西等省的人口迅速增长,耕地面积大幅度增加,从而扭转了北方社会经济的衰退趋势。河南布政司,洪武二十四年13๑91้年,人口257๕万余;成化十八年148๖2年,增至4๒76万余,增长85%;万历六年157๕8年,增至5๓19万余,比洪武时增长一倍以上6。山东布政司,洪武二十六年,人口525๓万余;弘治十五年1502年,增至762万余,增长4๒5%;嘉靖二十一年15๓42年,增至7๕71万余,比洪武时增长4๒7%。北直隶,洪武二十六年,人口192万余;弘治四年,增至3๑43万余;万历六年,增至42๐6万余,比洪武时增长1้22%。山西布政司,万历六年比洪武二十六年增长30%。陕西布政司,万历六年比洪武二十六年增长95%7。

人是社会生产活动的主体,既是生产力的构成要素า,又是物质资料的消费者。一定的人口数量是社会经济向前发展的必要条件之一。特别是在手工农业为主体的时代,人口的适度增长是推动社ุ会进步和经济发展的重要动力。就全国范围而言,明代的人口增长幅度,即使在明后期,仍然处于土地总量的承受界限之内,经济增长状况的容许界限之内。人口的增长,促进了农业生产集约化程度的提高,多种经营和家庭手工业的发展,农业人口向手工业、商业转移和工商业市镇的兴起,人口密集地区向人多地少地区移动和华北、西北、华南、西南等不发达地区的开发。因此人口增长并非明代社会经济发展的阻碍因素,正如何炳棣所说:“中ณ外学人一向以为ฦ人口过多是朝代衰亡的基本因素。但是明朝的覆亡却肯定不是由于人口过多。”8

2、耕地突破十亿亩

明朝开国后,太祖朱元璋便将“田野辟,户口增”确定为ฦ恢复和发展经济、特别ี是复兴北方的首要任务。通过移民垦荒、减免赋役、遍设军屯等奖励政策和措施,全国耕地面积快速增长。洪武十四年138๖1,在册田à亩366.7万余顷,比洪武元年增长1้.3๑倍9;洪武二十四年,在册田亩38๖7.4万余顷,比洪武十四年增长5.6%10่。

明代各朝官方的田土统计数字在空间地域上只包括南北直隶和十三布๧政司,而不含东北、西北边疆地区;在覆盖面积上,只是登记在册的纳税田亩,而不包括豪强隐漏田亩及未耕荒田à,在相当时期内也๣不包括“永不起科”的垦殖田à亩。因此,洪武二十四年将近40่0万顷的数额应是在册的纳税田à亩。官书又记载,洪武二十六年,各省直共有田土8๖49๗.6万余顷ั11,时隔仅两年,即增长1.2倍。对于这个数据,学者们有不同的解释。一种观点认为,将近8๖5๓0万顷之数,乃是额田即纳赋田与可垦荒地的总和1้2,因此明初最高耕地额应为400万顷左右。这种观点,是比较接近实际的。

明中期以后,随着荒田à垦耕及不发达地区的开发,耕地面积继续增长。但由于法度废弛,富豪欺隐,册文讹误,以及因循照征、恪守祖๢宗常额等原因,在册田地往往仍保持在明初的4๒00่万顷上下。万历年间,改革家张居正抱着“苟利社稷,死生以之ใ”的决心和气概对全国土地进行清丈,以求解决“田粮不均,偏累小民”的尖锐矛盾。万历六年统计,全国各地田à亩701万余顷ั13。万历十年至十一年,全国清丈基本完成,新增田à亩182万余顷14๒,加上万历六年田亩数,此时共有耕地达883万余顷,比明初洪武二十四年增长一倍。由á于荒田和山区的进一步开发,耕地面积进一步扩大,至万历三十年,共有官民田à土1161้8948顷ั余,屯田籽粒地635๓343顷ั余,两项合计1้22542๐91顷余15๓。这是有明一代耕地面积的最高额,比明初翻了两番,是宋代最高田à额的2๐.33倍1้6。

明初耕地400万顷左右,以人口7000万左右计,人均耕地5~6๔亩;万历三三十年耕地1225万余顷ั,以人口1.4亿左右计,人均耕地9亩左右。人口翻了一番,耕地翻了两番,人均耕地增加接近一倍。土地是当时最主ว要的生产资料和经济资源,耕地增长率大于人口增长率,由á此保障了社ุ会经济的全面增长。

直至明后期,京畿地区、淮河流域、黄河流域、湖广平原、西南山区仍存在大量未垦荒地,尚有较大发展空间。弘治年问丘浚说,“以今日言之ใ,荆湖之地,田多而人少;江右之ใ地,田少而人多,江右之人大半侨寓于荆湖。”17嘉靖年间,山东济南、东昌、兖州三府已“颇็称殷庶”,但“登莱二郡,沂济以南土旷人稀,一望尚多荒落”18。万历年间,左光斗说:“西北不患无຀地,而患不能垦”,“京以东,畿以南,山以东,两河南以北,荒原一望,率数十里,高者为茂草,洼者为沮洳,岂尽其地哉!不垦耳。”19

二、农业生产基本要素投入的加大

中国传统农业长期以来形成精耕细作的农业技术体系。明代后期,农业集约化程度进一步提高,不仅劳动投入增多而且资本投入和技术投入加大,充分有效地利用土地,提高土地生产率,与同期欧洲粗放式农业形成鲜明对比。

1、农业生产工ื具的改进

农业生产工具的改进主ว要表现在两ä个方面。一是随着冶铁业的发展,铁制农具犁、铧、耙、镪、搭、锄等的数量增多,质量提高;二是根据不同的自然环境和畜力条件,因地制ๆ宜,因户制宜,除使用牛、马、骡、驴等耕畜外,还创制了一些新的人耕农具,保障了农业生产的有效进行。用牛耕田à,南北皆较普遍,“中国耕田必用牛,以铁齿耙土”20่。在南方,“上农多以牛耕”

;在北方,种麦之ใ“镪”,以牛牵引,靠“牛行摇动”的机械动作播种

。但也有许多地方用人力耕具者。成化年间,陕西有创“木牛”耕犁者,二三个ฐ人驾驶,“一日຅可耕田三四亩”

。嘉ล靖年间,湖北郧阳山区,使用人耕农具,“力省而功倍”,“百姓赖焉”

。江南地区,有一种人力耕具,“一人一手之ใ力,足敌两牛”

。还有两ä人以杠悬耜起土,可敌一牛之力;两人以磨耙耙轧,可敌三牛之力

。太湖地区的稻田,许多都用铁搭翻地,而不用牛耕。这一方面是由于该地土质黏重,一般先用人力铁搭深翻一次,再倒翻一次,而且在晴天操作,以达到深、透、晒的功效,此乃牛耕所不能胜任,故张履祥说“吾乡田不宜牛耕”;另一方面,用牛耕则成本较高,因此“吴郡ຉ力田à者,以锄代耜,不借牛力”,“贫农之家,会计牛值与水草之资,窃盗死病之变,不若人力亦便。”

江南耘水田,原皆“匍匐水中,以手耘之,故农人惟耘田为尤苦”;明后期出现耘水田的工具“耘躺、耘爪”,乃“江浙间新制也、古无຀此器”,“今得此器,劳逸不啻天壤”

。由此可见,是否用牛耕田,并不一定是“进步”与“倒退”的标志。

2、施肥技术的新发展

施肥在农业生产的投入中ณ占有重要地位。明后期,无຀论对施肥的认识,还是积肥的方法、施ๅ肥技巧ู及新肥的研制都比以往有了新的进步和发展,达到了传统农业的顶峰。一些农书总结道,“用地”必须与“养地”相结合,施ๅ肥是增产的重要保障,因此要“惜粪如惜金”、“积地莫如积粪”。制肥、积肥的方法增多,肥料种类扩大,除人畜ไ粪肥、绿肥及一切浸渍废物、河泥积尘等外,由á于农产品加工业的发展,其副产品各种肥饼和酒糟、糖渣、豆渣、油渣等成了优质肥料é,尤其在江南被广泛使用。除麻饼等外,豆饼、棉饼等的使用都始于明代。广泛使用多种无机肥是又一特点,明后期已开始把硫磺、砒霜、黑矾、卤水及螺蚬壳灰、蚌蛤蚝灰等用作肥料。农学家徐光启创造了一种由植物性有机肥料与动物性无机肥料、动物性有机肥料混合炮制ๆ的合成种肥——“粪丹ล”,“每一斗可当大粪十石”,是肥料史上的一大发明

。宋应星、徐光启介绍的用骨灰蘸秧根,即磷肥在酸性土壤中的施用

,也具开创性,早于欧洲用兽骨作肥料的历史。在施肥方法上更注意针对性,讲究宜时、宜土、宜物,不同季节、不同土壤、不同作物,所施肥料亦不同。根外追肥“接力”,看地施肥,看苗施肥,都是明后期的新า发展

3、栽培技术的进步

我国是世界粮食和蔬果栽培植物起源中心之ใ一。明代后期作物栽培和管理技术比以往有了较大提高。在药用植物性状研究的基础上,对栽培作物性状的研究也๣开始有了进展。王象晋在《群芳谱》中考察了大麦、小麦、玉米、甘薯等作物的性状,开栽培作物特征研究的先河。对水稻密植的认识和实践已经达到相当成熟的程度,农史专家据《沈氏农书》等农书提供的资料é估算,明末浙西太湖地区水稻栽插密度甚至超过“解放以前和解放初期”

。北方แ北直灵寿县试验的“亲田à法”,高度密植种粟,其密度也高出现在的水平

。徐光启在《农政全书》中对棉花栽培技术作了系统总结,即精拣核、早下种、深根、短干、稀科、肥壅,这是植棉技术史上的巨大贡献

。在我国粮食作物中ณ,甘薯最早应用无性繁殖,将无຀性繁殖技术推进一步

。在太湖流域等平原水网地区,综合利用自然资源,水利ำ、种植业粮食作物、桑树等、畜牧业猪、羊、禽等、渔业、农副加工业联为一体,多种经营,互促互荣,形成生态农业

。种子对于作物“犹人之ใ有父也,地则母耳。母要肥,父要壮”,因此必须ี选育良种。耿荫楼在《国脉民天》中讲的“留种田”,即种子田à,在选种理论和方法上都有新的发展。此外,在深耕、中ณ耕、光照ั、除草、土壤、嫁接、移植、杂交、播种、浸种、育秧、温室以及防治病虫害等方แ面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明和进步。

4๒、水利的兴修

明代水利,从投资兴办来说,可分为ฦ官府督办和民间自修两类,而以官府督办为主。官办水利的主要范围,一是对南北大运河的疏通;二是对黄河、淮河及泇河、卫河、漳河、沁河、滹沱河、桑干河、胶莱河等北方แ区域性河流的治理;三是对江南和其他地区水利工程的修复和兴建。官办水利ำ的主ว要实施方แ式是,或朝廷拨银招募民夫,或督率民夫以工ื代赈;为了鼓励北方垦殖水田,官府有时还向农民配发农具、耕牛、种子,减免赋役。“终明水政屡修”,水利工程的规模超过前代,从而保证了农业生产的发展和水路交通的运行。

明太祖๢朱元璋视水利ำ为农业根本,给予高度重视。仅洪武二十八年一年,在朝廷派出的圈子生督率下,全国各地即修筑塘堰四万九百余处。洪武二十三年,修筑苏州府崇明、通州海门决堤,动用民夫2๐5万人。洪武二十五年间,开凿溧阳银墅东坝,招募民夫35.9万余人。水利ำ工程不限于财富之区江南,各地皆有兴建。南直和州ะ铜城堰闸、山东登州蓬莱阁河、河南磁州漳河大堤、河南洛堤、陕西泾阳洪渠堰、广西兴安灵渠、四川ษ彭州ะ都江堰、四川永宁水道等工ื程,皆为明朝开国后或新建,或修复。永乐่朝,不仅开始了围绕开通南北大运河而对黄河、淮河的治理,而且进一步在各地兴修水利。特别ี是经济不发达地区的水利工ื程,对于这些地区的开发具有重要意义แ。湖广安陆京山汉水堤岸、安陆州ะ渲马滩堤岸、京山景陵圩岸、石首临ภ江万石堤、广济武家穴江岸、监利车水堤;南直隶西部ຖ地区今属安徽安庆府潜山怀宁陂堰、和州含山崇义堰、宁国府宣城圩堰、太平府芜湖圩岸、凤阳府安丰塘等皆为ฦ永乐年间或新建,或修复。在北直隶,顺天、保定、真定、河间、大名、广平、顺德、永平诸府也都有不少水利工程。

水利设施可以较长时间发挥功能,明前期的水利建设为后期奠定了良好基础。明后期,水利ำ虽受政治的不利影响,但仍有发展。嘉靖初年,对北直隶卢沟河、琉璃河、胡良河、白沟河、沙河、唐河、滹沱河等河流及白洋淀进行竣疏。隆庆年间,开通湖广竹筒河。江南巡抚海瑞疏通吴淞江、白茆河。万历二年,修筑湖广荆州采穴、承天、泗港、谢家港诸决堤口,复筑荆州、岳州等府及松滋诸县老垸堤。六年,吴淞江中段疏浚工程完成。万历中ณ期,特设苏松水利副使,督率治理太湖地区水利,先后“浚吴淞八十余里,筑塘九十’余处,开新河百二十三道,浚内河百三十九道,筑上海ร李家洪、老鸦嘴海ร岸十八里”。万历年间,还在京畿地区设坝、建闸、引流、通渠、筑堤,开垦水田,种植水稻

黄河、淮河历来多害。明代国家治黄、淮多与疏浚南北大运河、保障漕运相结合。永乐九年,命工部尚书宋礼征调民夫30่万人,蠲免租赋110่万石,修浚会通河,全长450่里;同时征发民丁10万,修浚黄河故道,南人于淮,与会通河相汇,于是南北漕运畅ม通

。以后黄、淮屡屡改道决口,朝廷不断兴工ื修治。成化年间特设河道总理,专负黄淮等河的治理。

明后期,也๣兴办了一些较大的治河工程。嘉ล靖四十五年,工部尚书兼理河漕朱衡督率民夫开新河鱼台至留城140余里,浚旧河自留แ城抵境山、茶城50余里。又筑马家桥堤3.5万余丈,石堤30里。隆庆四年,潘季驯为河道总理,征用民夫5万人,堵塞决口11้处,筑缕堤3万余丈。六年,治理徐、邳ใ水患,修筑自徐州至宿迁长堤37๕0里,又修缮丰、沛大堤

。万历四年,督漕侍郎๰吴桂芳开草湾河,长111万丈,堵决口22处,役民夫4๒.4万人

。七年,潘季驯治两河工程,计筑高家堰堤、归仁集堤、柳浦湾堤及徐、沛、丰ถ、砀缕堤共310余里;徐、睢、邳、宿、桃、清两岸遥堤5.6万余丈;堵塞崔镇等处决口130个;砀、丰大坝各一道;崔镇等处减水石坝4座;迁通济闸于甘罗城南,“淮,扬间堤坝无不修筑”,共用银56๔万余两

治理黄、淮,是有明一代治水的中心任务,国家投入了大量的人力、物力、财力,治理力度超越前代。虽然未能完全防止黄淮泛滥,但治河工程对于减少灾害、引水灌溉、保障漕运毕竟发挥了重大作用,而且从中ณ积累了宝贵的治河经验。潘季驯几经起废,四奉治河之ใ命,“前后二十七年,习๤知地形险易”。他倡导的筑堤防溢,建坝减水,以堤束水,以水攻沙,以及堵塞决口,滚水坝以固堤岸等治河方法都具科学性。

地方แ州县及民间中小型水利灌溉工程也有新的发展。明后期,北方水利设施的兴建及逐渐推广水井灌溉;南方แ河、泾、港、渎、湖、塘、堤堰、斗门、海塘的修浚;湖广堤垸修建的兴起,都使水利遍及于各地。正统年间,宁夏旧ງ有的五条水渠淤塞三条,佥都御史参赞宁夏军务金濂对之加以疏浚,“溉芜田一千三百余顷”

。成化年间,湖广澧州今湖南澧县判官俞荩“大筑陂堰,溉田可万顷”

。万历年间,陈幼学任河南确山知县,开河渠1้9๗8道。后来,他调任河南中牟知县。县内有“大泽积水,占膏腴地二十余里”,陈幼学“疏ຕ为河者五十七,为渠者百三十九,俱引入小清河,民大获利”;大庄诸里多水,为ฦ之筑堤13道

。万历年问,北直隶磁州知州ะ刘征国督修水利ำ,遂使该州遍野水沟水渠纵横曲折,禾黍蔚๴然。陕西汉中知府李有实,“筑堤亘十里,灌田万顷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大明天工